類型 | 防銹漆 |
---|---|
顏色 | 無色透明 |
起訂量 | 1KG |
保質期 | 12(個月) |
品牌 | 飛虎 |
磷化液是與本公司的磷化底漆配套使用!
磷化液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氫鹽,如Zn(H2PO4)2以及適量的游離磷酸和加速劑等。加速劑主要起降低磷化溫度和加快磷化速度的作用。作為化學加速劑用得**多的氧化劑如NO3-、NO2-、CIO3-、H2O2等。磷化是金屬與稀磷酸或酸性磷酸鹽反應而形成磷酸鹽保護膜的過程。
磷化的基本原理 原則上說,當金屬工件一旦浸入加熱的稀磷酸溶液中**會生成一層膜。但由于這種膜的保護性差,所以通常的磷化在含有Zn、Mn等酸性溶液中進行。 磷化液中存在的動力學平衡 磷化液的基本平衡方程式 3M(H2PO4)2=M3(PO4)2+4H3PO4 此方程的平衡常數 K=[M3(PO4)2][ H3PO4]^4/[M(H2PO4)2]^3 M代表Zn、Mn等 由上述議程式可以看出,常數K值越大,磷酸鹽沉積的比率越大。而K值隨一代和三代金屬鹽的金屬的性質,溶液的溫度,PH值及總濃度有關。所以影響磷化液性能的至少有PH值、游離酸度、總酸度、溫度和金屬性質。
磷化液分類1 按磷化膜體系分類 按磷化成膜體系主要分為:鋅系、鋅鈣系、鋅錳系、錳系、鐵系、非晶相鐵系六大類。 鋅系磷化槽液主體成分是:Zn2+、H2PO3-、NO3-、H3PO4、促進劑等。形成的磷化膜主體組成(鋼鐵件):Zn3(po4)2·4H2O 、Zn2Fe(PO4)2·4H2O。磷化晶粒呈樹枝狀、針狀、孔隙較多。廣泛應用于涂漆前打底、防腐蝕和冷加工減摩潤滑。 鋅鈣系磷化槽液主體成分是:Zn2+、Ca2+、NO3-、H2PO4-、H3PO4以及其它添加物等。形成磷化膜的主體組成(鋼鐵件):Zn2Ca(PO4)2·4H2O、Zn2Fe(PO4)2·4H2O、Zn3(PO4)2·4H2O。磷化晶粒呈緊密顆粒狀(有時有大的針狀晶粒),孔隙較少。應用于涂裝前打底及防腐蝕。 鋅錳系磷化槽液主體組成:Zn2+、Mn2+、NO3-、H2PO4-、H3PO4以及其它一些添加物。磷化膜主體組成:Zn2Fe(PO4)2·4H2O、Zn3(PO4)2·4H2O、(Mn,Fe)5H2(PO4)4·4H2O,磷化晶粒呈顆粒-針狀-樹枝狀混合晶型,孔隙較少。廣泛用于漆前打底、防腐蝕及冷加工減摩潤滑。 錳系磷化槽液主體組成:Mn2+、NO3-、H2PO4、H3PO4以及其它一些添加物。在鋼鐵件上形成磷化膜主體組成:(Mn,Fe)5H2(PO4)4·4H2O。磷化膜厚度大、孔隙少,磷化晶粒呈密集顆狀。廣泛應用于防腐蝕及冷加工減摩潤滑。 鐵系磷化槽液主體組成:Fe2+、H2PO4、H3PO4以及其它一些添加物。磷化膜主體組成(鋼鐵工件):Fe5H2(PO4)4·4H2O,磷化膜厚度大,磷化溫度高,處理時間長,膜孔隙較多,磷化晶粒呈顆粒狀。應用于防腐蝕以及冷加工減摩潤滑。 非晶相鐵系磷化槽液主體成分:Na+(NH4+)、H2PO4、H3PO4、MoO4-(ClO3-、NO3-)以及其它一些添加物。磷化膜主體組成(鋼鐵件):Fe3(PO4)2·8H2O, Fe2O3,磷化膜薄,微觀膜結構呈非晶相的平面分布狀,僅應用于涂漆前打底。 2 按磷化膜的厚度分類 按磷化膜厚度(磷化膜重)分,可分為次輕量級、輕量級、次重量級、重量級四種。 次輕量級膜重僅0.1~1.0g/m2,一般是非晶相鐵系磷化膜,僅用于漆前打底,特別是變形大工件的涂漆前打底效果很好。 輕量級膜重1.1~4.5 g/m2,廣泛應用于漆前打底,在防腐蝕和冷加工行業應用較少。 次重量級磷化膜厚4.6~7.5 g/m2,由于膜重較大,膜較厚(一般>3μm),較少作為漆前打底(僅作為基本不變形的鋼鐵件漆前打底),可用于防腐蝕及冷加工減摩滑潤。 重量級膜重大于7.5 g/m2,不作為漆前打底用,廣泛用于防腐蝕及冷加工。 3 按磷化處理溫度劃分 按處理溫度可分為常溫、低溫、中溫、高溫四類。 常溫磷化**是不加溫磷化。 低溫磷化一般處理溫度30~45℃。 中溫磷化一般60~70℃。 高溫磷化一般大于80℃。 溫度劃分法本身并不嚴格,有時還有亞中溫、亞高溫之法,隨各人的意愿而定,但一般還是遵循上述劃分法。 4 按促進劑類型分類 由于磷化促進劑主要只有那么幾種,按促進劑的類型分有利于槽液的了解。根據促進劑類型大體可決定磷化處理溫度,如NO3-促進劑主要**是中溫磷化。 促進劑主要分為:硝酸鹽型、亞硝酸鹽型、氯 酸鹽型、有機氮化物型、鉬酸鹽型等主要類型。每一個促進劑類型又可與其它促進劑配套使用,有不少的分支系列。 硝酸鹽型包括:NO3-型,NO3-/NO2-(自生型)。 氯酸鹽型包括:ClO3-,ClO3-/ NO3-,ClO3-/ NO2-。 亞硝酸鹽包括:硝基胍R- NO2-/ ClO3-。 鉬酸鹽型包括:MoO4-, MoO4-/ ClO3-, MoO4-/ NO3-。 5其他分類方法還有,如按材質可分為鋼鐵件、鋁件、鋅件以及混合件磷化等。 磷化的基本原理 原則上說,當金屬工件一旦浸入加熱的稀磷酸溶液中**會生成一層膜。但由于這種膜的保護性差,所以通常的磷化在含有Zn、Mn等酸性溶液中進行。
磷化液中存在的動力學平衡
磷化液的基本平衡方程式
3M(H2PO4)2=M3(PO4)2+4H3PO4
此方程的平衡常數
K=[M3(PO4)2][ H3PO4]^4/[M(H2PO4)2]^3
M代表Zn、Mn等
由上述議程式可以看出,常數K值越大,磷酸鹽沉積的比率越大。而K值隨一代和三代金屬鹽的金屬的性質,溶液的溫度,PH值及總濃度有關。所以影響磷化液性能的至少有PH值、游離酸度、總酸度、溫度和金屬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