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鋁加工行業克服了鋁價大幅波動、能耗雙控、有序用電、疫情多點散發、多地嚴重洪災、國際航運成本飆升等諸多困難,取得了鋁材產量、利潤和出口“三增長”,全行業統籌疫情防控與產業發展取得超預期成績。
當前,鋁加工行業利潤逐步由負轉正,成為有色金屬行業平穩運行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在“房住不炒”地產用鋁受影響的基調下,擴大鋁應用如鋁合金天橋的大力推廣,以及航空鋁材、汽車鋁材、動力電池用鋁箔等高端材料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步伐加快,都成為了鋁應用的一張張新名片,也讓2022年鋁加工行業的新增長極有韌性。以下我們將從幾個主要應用細分領域談談鋁合金應用的現狀與新趨勢。
汽車輕量化——打開鋁材新年需求的新增長點
隨著“碳中和、碳達峰”的持續推進,汽車輕量化是降低傳統能源車油耗和提高新能源車續航里程的關鍵,而鋁合金又是輕量化材料的首選。根據工信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我國汽車輕量化單車用鋁目標:2025年和2030年分別實現250kg/輛和350kg/輛。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占比的提升和傳統燃油車輕量化的推進,都會對鋁材需求形成新的助力。
中汽協展望2022,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銷量為450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保守按照2020年乘用車用鋁量為138.6kg/輛和純電動為157.9kg/輛,商用車也按照138.6kg/輛作為計算基礎,采用中汽協的預期數據作為量的基準,因此2022年乘用車新增用鋁量為23.56萬噸,乘用車為4.158萬噸,新能源車為25.264萬噸,預期2022年汽車部分保守新增用鋁量為52.98萬噸,由此可以預見,2022年,汽車輕量化將成為打開鋁材需求的新增長點。
鋁合金天橋——“綠色城市”建設帶來巨大潛力
與傳統鋼筋混凝土橋梁和鋼結構橋梁相比,鋁合金天橋具有綠色環保、輕量化、可循環再生等特點,在整橋的安裝和架設上也具備工期短、施工安全等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在城市公共建筑中,是鋁應用的新增潛力領域,也是我國鋁工業轉型升級的具體實踐。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國內已建成了100余座鋁合金天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海南等核心城市。
相關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每年規劃建設500-600余座天橋,其中鋁合金天橋滲透率有望達50%,市場規模將達200-300億元;按單座鋁合金天橋消耗鋁材100-150噸計算,一年可以消耗高端鋁材約3-5萬噸,這將是“擴大鋁應用”和化解大型擠壓機產能過剩,引導鋁加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該板塊的火熱發展,廣東中科橋廊與廣東鋁之橋等企業在鋁合金天橋領域也創造了新里程,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
隨著材料、建設技術、施工技術、認知水平的不斷革新,橋梁的形式也會不斷增多,建鋁合金人行天橋,將成為打造城市空中新景觀的新趨勢,在未來將大有可為。
太陽能光伏組件——增量可預期,布局需謹慎
作為最有可能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能源之一,太陽能光伏產業在2021年成為了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而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太陽能電池板邊框和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支架則成為了鋁加工行業的焦點。
邊框和支架是鋁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中最主要的兩種應用形式,其中邊框占比超過95%以上,根據專業數據來計算,每吉瓦(GW)光伏組件中電池板邊框耗鋁量在0.9-1.1萬噸之間、光伏支架耗鋁量約為1.9萬噸。
而據歐洲太陽能發電協會(Solar Power Europe)、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等權威機構的分析預測,到2025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耗鋁量有望達到744.8-798萬噸,其中中國部分達到331萬噸左右,由此可見,在光伏行業的帶動下,我國鋁加工行業也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但值得警惕的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經歷過多次起伏之后,早已經告別過去的“野蠻增長”模式,市場趨于平穩,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也預示著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但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業的技術仍處在不斷發展和擴張的過程中,產業對高質量、高要求太陽能光伏組件鋁邊框的需求規模仍將繼續擴大,這一方面意味著可以預見的市場增量,而另一方面則對于邊框企業的研發創新和品質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