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長馬廷義于1997年創建,為國內首家民營鋁加工企業,成立以來專注于鋁加工行業,主營鋁板帶箔的研發與生產,目前有鋁板帶箔和軌交用鋁型材、再生鋁保級應用、鋁灰渣無害化處理等業務。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電池、5G通訊、特高壓輸電、軌道車體、汽車制造、軍工、醫藥包裝、食品包裝、印刷制版、電子家電、交通運輸等眾多領域。多年來,公司“專”注主業,“精”細管理,“特”色發展,創“新”突破,從“專精”走向“特新”,已發展成為我國鋁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
敢為人先 創業發展
河南省鋁土礦儲量豐富,電解鋁企業眾多,基于對未來鋁材市場前景的判斷,1997年,馬廷義與其他幾位自然人設立明泰鋁箔,從事鋁板帶箔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通過引進技術和人才,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鋁板帶箔生產經驗,迅速掌握了包括合金熔鑄配比、坯料鑄軋、板型控制、表面處理等鋁板帶箔生產的關鍵技術。公司產品迅速打開銷路,占領市場,產銷規模不斷提高,到2000年產量達到2.8萬噸,銷售收入達到3.3億元,成為當地鋁加工行業的領軍企業。
由于鋁板帶箔產品供不應求,下游企業長期派駐人員現場催貨,為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實際控制人馬廷義于2000年決定建設(1+4)熱連軋生產線項目。(1+4)熱連軋具有產量大、工藝穩定、板形優良、表面氧化效果良好以及深沖性能等優點,可生產所有鋁合金板帶材,是當時世界上生產鋁及鋁合金熱軋坯料的先進生產技術。在有限的資金和技術條件下,建設(1+4)熱連軋生產線存在很大的經濟風險。但直接引進國外(1+4)熱連軋生產線,所需資金在10億元以上,資金門檻太高。(1+4)熱連軋生產線主要部件工作輥與支承輥重量大、硬度高,價格昂貴,市場價格在3萬元/噸以上。當時因鋼鐵行業裝備的整體升級,中國首鋼集團將自美國引進的(1+3)軋鋼生產線更新升級為(1+5)生產線,從而使(1+3)軋鋼生產線閑置。馬廷義先生為節約建設成本,通過設備調劑公司以2700元/噸的價格購進了該生產線部分支承輥和工作輥,并通過公司技術人員對購買的支承輥和工作輥開創性地進行了技術改造,提高了軋輥表面光潔度、抗磨損、抗剝落能力,使得閑置的軋鋼設備完全滿足了(1+4)熱連軋生產線對支承輥和工作輥的需要。最終以較低的成本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4)熱連軋生產線。
(1+4)熱連軋生產線由一臺粗軋機和四臺近距離精連軋機組成,是集機械、液壓、電氣傳動、自動化控制等先進技術為一體的大型裝備。公司(1+4)熱連軋生產線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節約了巨額技術引進成本。當時國內除明泰鋁業之外,尚沒有其他企業掌握其全部關鍵技術。
2002年7月(1+4)熱連軋生產線建成投產后,公司產量從2002年的3.8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28萬噸,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32%。(1+4)熱連軋生產線的建成投產為公司向高精鋁板帶箔領域轉型,以及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奠定了基礎,公司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名不見經傳的明泰鋁業在同行中的地位顯著提升。公司在國內的行業地位從2002年的11位,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第3位。后期公司繼續對(1+4)熱連軋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提升整個生產線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該生產線產能已經從建成時的15萬噸/年,增加到目前的65萬噸/年,是目前全球產能利用率最大的(1+4)熱連軋生產線。
登陸資本市場 深耕主業
公司于201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以來,產銷量穩步增長。產銷規模由最初的31萬噸,迅速擴大至11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超15%,歸母凈利潤從0.63億元增長至18.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45%,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明泰鋁業的飛躍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幫助與支持。公司堅持研發先行,緊盯行業發展前沿,使用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連續投建多個項目,先后投資建設多個高附加值項目,適時布局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用鋁等高端領域,開發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2014年,建設高精度交通用鋁板帶項目,年產20萬噸商用車鋁合金板;2015年,建設年產2萬噸交通用鋁型材項目,年產鋁合金軌道車體400節;2017年,建設年產12.5萬噸乘用車用鋁合金板項目;2018年,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設立境外子公司韓國光陽鋁業,規劃新增產能約12萬噸;2019年,成立明晟新材提前布局超硬3C材料(電子產品、5G通訊、航空航天用高端材料);2021年,投資建設義瑞新材年產70萬噸再生鋁及高性能鋁材項目。預計2025年產銷量將突破200萬噸,在實現產能提升的同時,大幅改善產品結構,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公司龍頭地位及行業影響力將得到進一步突顯。
“特”色發展 創“新”突破
近年來,公司積極發揮領軍企業作用,提前布局再生資源產業鏈,聚焦行業焦點、難點問題,在廢舊資源高值保級利用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根據歐洲鋁業協會統計數據,生產1噸再生鋁的能耗僅為原鋁的5%,可節約3.4噸標準煤,節水22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20噸,可以顯著降低能耗強度和能源消耗總量,實現資源循環可持續發展。公司前瞻性布局再生鋁領域,為了樹立標桿、趕超歐美,在社會各界的大力協助和引導下,總結開發了一套國際先進的廢鋁高值保級利用技術。到2022年底,公司再生鋁產能將達100萬噸,再生鋁處理規模和工藝遙遙領先于同行。再生鋁綜合利用圍繞“減量、提質、延鏈”的總體發展要求,充分利用廢鋁資源,采用高效破碎分選技術,經無害化脫漆、熔煉鑄造成高性能鋁合金坯料,實現鋁合金材料的保級利用。
2021年,國家正式將鋁灰渣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鋁灰渣資源化利用已迫在眉睫。公司提前謀劃布局,搶占鋁灰渣處理賽道,先后對國內外多個鋁灰利用項目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自主研發和個性化定制,建設了國內第一條鋁渣轉化為鹽渣的綠色生態資源化利用生產線,可實現生產環節產生的鋁渣、鋁屑等資源無害化、高值化、生態化循環利用,全過程無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產生,目前公司鋁灰渣處理產能12萬噸/年。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開發綠色用能。在子公司明晟新材投建5.65兆瓦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預計年發電量約600萬度,可節約標準煤1500余噸,減排二氧化碳5000余噸。子公司明泰科技投建8.5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年發電量約800萬度,可節約標準煤2000余噸,減排二氧化碳7000余噸。
綠色發展,任重道遠。明泰鋁業將繼續踐行“敢想、敢嘗、敢干、敢闖”的明泰精神,堅持“創新、綠色、智慧、開放”的發展理念,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