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關系著航空、建筑、汽車三大重要工業的發展。由于具有質量輕、易加工、抗沖擊性好、耐腐蝕、導電導熱性好等諸多優良特性,鋁已然成為國家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基礎材料,是高新技術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支撐材料,也是大宗商品領域中用途最廣的有色金屬。
2023年全球鋁供需格局預測
根據期貨日報1月18日發布的資訊,2023年海外鋁礦供應存在變數,而國內氧化鋁供應壓力不減,電解鋁供應亦將保持一定增量,但增幅不及2022年,且隨著行業利潤被壓縮,電解鋁企業面臨成本壓力,或限制電解鋁產能釋放速度。
需求方面,受地產端疲軟影響建筑型材企業開工低迷,工業型材得益于光伏和汽車板塊表現較好,鋁線纜企業受益于電網投資,特別是特高壓項目,開工率保持較高水平,而鋁板帶箔企業因家電、包裝消費不佳開工回落。
總體來看,2023年全球鋁供需格局有望轉為過剩,對鋁價有壓力,但成本支撐下期鋁下行空間或受限,大概率保持低位區間振蕩行情。
我國氧化鋁產能過剩格局加劇
倫鋁當前價格約為2594美元/噸,分析師還預計未來12個月內鋁價將攀升至3750美元/噸,上漲超過44%。
鋁行業下游消費預期持續轉好,隨著電解鋁產能的天花板日益逼近,未來行業供不應求局面將會加劇,帶動鋁行業產品價格上漲。
從需求端看,基建地產重振雄風,用鋁需求大幅提升。
各類鋁產品被廣泛地運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其中以下游各類基建及房地產所需用鋁占比最大。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建筑用鋁型材、電網建設中的鋁制電纜橋架、交通運輸中的軌道交通車車體等都是重要的鋁應用領域。
當下,美聯儲放緩加息的預期持續升溫,國內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疊加房地產行業“三支箭”的政策支持,將助力國民經濟活力快速恢復,大基建及房地產領域同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用鋁需求將大幅提升。
鋁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與此同時,新能源領域持續亮眼,鋁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在全球大力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和發展的背景下,新能源衍生的新興領域將成為鋁下游需求增長的新亮點。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站及組件、5G基站及儲能裝置等領域中的鋁加工產品應用廣泛,將快速拉升用鋁需求。
新能源領域的興起使得各類鋁加工產品得到了充分應用,傳統鋁行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相關鋁企業績有望高增。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工業鋁型材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而在供給端,短期來看,貴州電網對電解鋁企業實施第三輪停槽減負荷要求。
據上海有色網,2023年1月5日,貴州電網發布通知,稱在對電解鋁企業實施兩輪負荷管理后仍無法覆蓋電力缺口,且水電蓄能已降至近十年低點,因此將對省內鋁企實施第三輪停槽減負荷50萬千瓦,要求省內五家鋁企于1月5日啟動停槽減負荷,在5日內執行到位。
截至2022年11月,貴州省電解鋁運行產能約為135萬噸,前兩輪限電減產規模達64萬噸,第三輪減產落地后減產規模將增至94萬噸。
據阿拉丁數據,截至2022年11月,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為4062.3萬噸,貴州當前減產規模共達到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的2.3%。同時,受限電影響,貴州新增產能項目興仁登高和貴州元豪進展緩慢。由于貴州正持續遭遇低溫天氣,電力供給緊張,鋁企后續免于減產的可能性較小,本次限電減產將有助緩解國內電解鋁供應壓力。
長期來看,電解鋁的供給端產能逼近天花版。
電解鋁供給側改革開始于2017年,2018年頒布的《關于電解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施產能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逐步確立了電4168萬解鋁行業的產能天花板為4500萬噸;截止2023年1月,我國電解鋁建成產能為4423萬噸,未來增量有限。
本月國際有色金屬價格整體繼續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銅期貨月均價格為8399美元/噸,較上月上漲4.2%,較上年同期下降11.8%;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鋁期貨月均價格為2434.7美元/噸,較上月上漲2.7%,較上年同期下降9.7%;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鋅期貨月均價格為3104.9美元/噸,較上月上漲5.9%,較上年同期下降7.5%。
力拓公布了2022年四季度報
據上海證券報公布的資訊,力拓1月17日發布了2022年四季度生產業績報告,力拓2022年原鋁產量為300萬噸,較2021年下降4%,原因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基蒂馬特(Kitimat)電解鋁廠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博因(Boyne)電解鋁廠的產量減少。礦產銅產量為52.1萬噸,較2021年上升6%,這是由于科力托(Kennecott)銅礦和埃斯康迪達(Escondida)銅礦的品位較高。報告顯示,力拓上調了礦產銅2023年產量指導目標,從55萬噸-60萬噸上調為60萬噸-65.5萬噸。
廣晟有色2022年度業績預增58%-86%
廣晟有色1月16日晚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2億元到2.6億元,同比增長58.17%到86.93%。業績增加的原因:一,2022年公司大力推進生產和營銷改革,一方面加大稀土礦開采力度,提升礦產品產量;另一方面努力開拓稀土與非稀土產品市場銷售渠道,擴大銷售規模,營業收入及毛利有較大幅度提升。二,公司以“三精管理”為抓手,推進“成本管控年”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公司經濟效益。三,公司參股企業盈利大幅增加,按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金額增加。
廈鎢新能2022年度業績預增93%
廈鎢新能1月20日發布業績快報,2022年度,公司累計鋰離子正極材料銷量為7.9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287.43億元,同比增長80.50%;實現利潤總額12.4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94.9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21億元左右,同比增長93.6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10.1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