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電鋁不穩定趨于長期化,供給超預期收縮
(一)水電是云南省主力電源
近年來,云南大力建設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重點是水電)以及配套的高耗能產業。云 南省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千億級綠色能源產業”: (1)電力系統方面:建成金沙江烏東德、白鶴灘、瀾滄江托巴等大水電項目;推動瀾滄 江上游古水等電站開工建設;建成 800 萬千瓦風電+300 萬千瓦光伏項目;布局建設水風 光多能互補基地;新建小龍潭、新哨等火電項目。到 2025 年,全省電源裝機容量 1.3 億 千瓦,綠色電源裝機比重突破 86%。 (2)綠色鋁硅產業加快布局:為了消化省內的水電,在規劃中提出“引領、帶動、支撐 綠色鋁硅等先進制造業發展”。布局全產業鏈,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建成世界一流“中 國鋁谷”;多產業鏈延伸,打造綠色硅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建成全球光伏上游最大制造基 地。
云南近年來充分發揮水電優勢,大力發展水利水電,目前已經成為云南電力系統中的支 柱。從發電量上來看,2022 年,云南累計發電量達到 3748 億 KWh,其中水力發電量達 到 3039 億 KWh,占比達到 81.08%;火電的發電量為 459 億 KWh,占比為 12.25%,是 僅次于水電的發電類型,但是發電量不足水電的 1/6。從裝機容量上來看,云南地區 6,000 千瓦以上的發電設備容量合計 11145 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占比為 72.79%,裝機容量 8112 萬千瓦,火電裝機僅為 1535 萬千瓦,不到水電的 1/5。
(二)云南鋁、硅等高耗能產業快速發展,用電增加明顯
工業用電是云南省用電量的主要增長點。2022 年以來,由于全國范圍的疫情此起彼伏, 國內整體宏觀經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從云南省的非工業用電量也可看出,除工業以外 的一般商業用電、居民用電、農業用電并沒有明顯增長,2022 年累計非工業用電量為 661 億度,同比增長僅為 4.1%;而工業用電量累計達到 1729 億度,占總用電量的 72%,同 比增長 15%。這主要是由于工業領域尤其是高耗能行業如鋁、硅等產量的快速增長。
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已經成為云南電網最重要用戶。根據阿拉丁數據,云南電解鋁月度 產量在 2022 年 7 月達到 42.89 萬噸,同比去年增長 58%,增量達到 15.81 萬噸/月,對應 新增耗電量達到 21.34 億度,占 2021 年 7 月云南全社會用電量的 13.3%。近來,電解鋁 用電量已經占到云南省全省用電量的 20-30%,2022 年 7 月已經占比達到 28.5%,在枯水 期減產之后有所回落。 金屬硅也是用電大戶,2022 年云南金屬硅產量同比增長。據百川盈孚統計,2022 年云南 金屬硅產量達到 60.76 萬噸,同比增長 19.46%。
(三)水電季節性明顯
水電在豐水期高負荷發電,火電補充枯水期的電力供應缺口。根據往年來看,云南的豐 水期一般從 5 月開始,到 10 月結束,為期六個月;枯水期為 11 月到來年 4 月。在豐水 期,水電發電量的占比能達到 90%以上,在枯水期,水電發電量則降到 60-70%。2022 年云南豐水期(5-10 月)水電月度發電小時數平均為 460 小時,火電為 182 小時;而到 了枯水期(11 月到來年 4 月),水電月度發電小時數降到 229 小時,火電則增加到 327 小時。
(四)云南連續出現來水不足,供給持續下降
進入 2023 年以來,云南地區降雨幾乎為零。我們取了云南五個地市(昆明、保山、麗江、 昭通、普洱)的降雨數據,2023 年 1 月五地月平均降雨量僅為 0.36mm,五地月平均降 雨天數僅為 0.2 天,大幅低于往年。
云南省水文局報道,2023 年 1 月份云南大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干旱,且未來可能日趨 嚴峻。根據云南省水文局最新旱情簡報,云南省 1 月平均降水量為 2.1mm,比上年偏少 96%,為近 5 年最少。全省河道來水流量比多年偏少 9%,比上年偏少 5%,與多年相比, 長江干流偏多 10%,支流偏少 15%;珠江干流偏少 32%,支流偏少 70%;紅河干流偏少 52%,支流偏少 29%;瀾滄江干流偏多 8%,支流偏少 26%;怒江干流偏少 9%,支流偏 少 43%;伊洛瓦底江偏多 3%。2 月 1 日九大高原湖泊水位與上月同期比均下降,其中撫 仙湖水位 1 月 28 日水位 1720.33m,比 1953 年有資料以來的最低水位(2014 年 6 月 2 日 1720.45m)低 0.12m。全省總體土壤墑情 2 月 1 日較 1 月 1 日除迪慶州明顯減少,其中 普洱市減幅為-18%。云南省除怒江大部、昭通東部、紅河南部、文山南部未發生明顯旱 情外,其余大部分地區均發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昆明、曲靖、玉溪、麗江等州市局 部發生中度及以上干旱,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2022 年,云南地區電解鋁投產和復產積極。根據阿拉丁數據,2022 年 12 月,云南電解 鋁當月產量為 36.82 萬噸,同比 2021 年 12 月增長了 77%;在產產能為 427 萬噸,同比 增長 67%。 投產項目上來看,積壓的建成產能在 2022 年批量投產。云鋁海鑫、云南神火、云南其亞、 宏泰新材料等項目均在 2021-2022 年建成,但受制于能耗和水電問題一直未能投產,2022 年由于能耗雙控有所放松,同時豐水期來水量較大,這些建成產能在 2022 年批量投產。 復產項目上來看,2022 年釋放量較大。2021 年年底,由于能耗雙控限制嚴格,當時云南 省內普遍減產 40%,在產產能高點出現在 2021 年 4 月,達到 388 萬噸,到 2021 年 11 月, 在產產能僅為 232 萬噸,較 4 月份下降了 156 萬噸,各項目普遍開工率僅有 50%左右, 多個建成項目也未能如預期投產。因此,2021 年積累了較大量的建成未開工項目、以及 停產項目產能,在 2022 年豐水季來臨后大規模釋放,充足的供應壓制了鋁價表現。
2022 年秋季云南雖也有減產,但總體體量低于 2021 年。2022 年 9 月,因云南水電受氣 象因素影響,發電量減少,文山供電部門要求從 9 月 10 日起以停槽方式開展用能管理, 9 月 14日前壓降用電負荷 10%。后來用電負荷限制多次調升,最終云南地區壓減電解鋁 用電負荷約 20%。 綜合復產和投產貢獻,以及較低的減產規模,預計當前云南電解鋁開工產能仍然較 2021 年底和 2022 年初有較大幅的增長。
目前云南地區共有電解鋁建成產能 633 萬噸。主要是四家公司,云鋁股份、神火股份、 宏泰新材料、云南其亞。根據百川數據統計,云鋁擁有建成產能 305 萬噸;神火股份的 子公司云南神火建成產能 90 萬噸;宏泰新材料目前在云南建成產能為 203 萬噸(電力供 應不足導致建成后一直未完全投產),目前宏泰新材料尚有建成未投產產能 108 萬噸;另 外,云南其亞建成產能是 35 萬噸。 根據報道,本次減產要求壓減負荷量約為 100 萬千瓦,按照 13500 千瓦時/噸的電耗來計 算,理論影響產能約為 72 萬噸/年。但考慮到企業可以通過錯峰、階段內技術調節等手 段部分實現負荷下降,因此壓低用電負荷和壓減產能的比例不能混為一談,最終詳細的 減產數字以企業各自公告為準。 根據百川盈孚,目前電解鋁在產產能 4017 萬噸,這次減產減少的比例約為 1.79%。這次 減產之后,預計云南地區電解鋁在產產能為 329 萬噸。
我們首先將 2023 年國內電解鋁產能變化情況分為三類:(1)待復產項目;(2)新投產項 目;(3)云南本次減產部分的恢復。
(1) 目前待復產總產能 235 萬噸。待復產產能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貴州,其中云 南主要為去年 9 月減產的產能 124 萬噸;四川為 2022 年年中高溫天氣引發的全 省缺電,電解鋁產能全停,目前仍有剩余待復產項目 35 萬噸;貴州在年初有連 續多次壓減用電負荷,目前有剩余待復產 36.5 萬噸。除以上缺電導致的停產產能 以外,還有山西、廣西、河南個別電解鋁企業在去年因虧損問題停產,預計可恢 復的概率不大,合計 39.5 萬噸。以上待復產總產能合計 235 萬噸。
(2) 已建成待投產和在建項目共有 5 個,總產能 72.2 萬噸。目前正在投產項目包括 甘肅中瑞鋁業、內蒙白音華、貴州興仁登高、貴州元豪鋁業、貴州華仁新材料, 總產能 72.2 萬噸(不包括魏橋產能轉移的新建項目產能)。
(3) 云南本次減產以及 9 月再度限電,影響電解鋁產量,是本次下調國內電解鋁產量 預測的關鍵。如前章節所述:首先,云南本次減產最早在豐水季來臨才有可能復 產(5 月),影響 72 萬噸產能大約 3 個月的生產;其次,云南地區水電的季節性 特征導致每年秋冬季都非常可能發生缺電現象,電力供應瓶頸長期化趨勢明顯。 因此我們預計在 2023 年 9 月,云南電解鋁產能再次發生減產,假設減產規模與 去年持平。 綜合以上測算,我們預計2023年中國電解鋁產量約為4149萬噸,同比2022年增長3.6%。
海外電解鋁產能復產極少。在 2022 年,我們統計海外減產的電解鋁產能達到 160 萬噸以 上,這其中很多產能有著較長的使用壽命,已經生產經營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設備陳舊, 生產效率低,能耗高,去年的海外電解鋁減產并不完全是電價因素,而更像是一個導火 索,加速了老舊產能的出清。因此目前即便歐洲天然氣價格回到了 2021 年的水平,這部 分減產產能能夠恢復生產的也寥寥無幾,其一是美鋁的西班牙工廠計劃 24 年復產,今年 沒有貢獻,其二是法國敦刻爾克鋁廠,計劃到 5 月底前復產完成,這部分復產的量是 6 萬噸左右。復產的體量非常有限。 從 IAI 統計數據來看,西歐、中歐地區的電解鋁日均產能在 2021 年底和 2022 年初有一 段大幅下降的階段,而在 2022 年底,歐洲能源危機爆發一年之后,西歐和中歐的電解鋁 日均產量仍然在進一步走低,不但沒有因為能源價格回落而復產,甚至已經降到歷史最 低。這也證實了我們當初的判斷:能源危機導致的減產可能是永久的產能出清。
二、國內經濟復蘇,需求有望啟動支撐鋁價
2022 年地產行業銷售回款不暢,宏觀周期下行疊加疫情因素加劇了交付風險,資金壓力 沖擊了市場信心,進一步加大了銷售和融資的難度。 2022 年年底至今,各項托底地產行業的政策持續落地:2022 年 11 月 8 日,交易商協會發 文支持民企債券融資;11 月 12 日,央行、銀保監會共同推出“十六條”政策,大范圍覆 蓋了行業供需兩端的多數問題,其中不乏穩定信托融資、延長貸款集中度管理等創新表 述,同時也開啟了行業政策的全面轉向;多家銀行對外宣布與房企簽訂合作協議,授予 房企授信額度;證監會決定在股權融資層面進行五項優化措施,支持上市房企股權融資。 需求端,“因城施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可由當地自主決定貸款利率下限;多個非核 心城市推出放松公積金貸款、住房補貼等政策。
從地產竣工數據來看,2022 年 11-12 月已經發生了積極轉變。在大量爛尾項目發酵之后, 政府部門更加關注“保交樓”,地產竣工面積累計同比數據在2022年下半年已經有所改善, 從 7 月最低值-23.3%修復至-15.0%。預計 2023 年數據將持續得到修復。 節后各地二手房交易熱度已經逐步回歸,或將延二手→一手→房企→上游的路徑逐步傳 導。以深圳為例,春節后二手房成交面積已經逐步回歸到 2019 年的程度,明顯好于 2022 年。其他城市也都有類似趨勢。隨著各項地產政策托底,終端居民信心也將有望回歸,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一旦信心回歸,地產需求改善可期。 2023 年竣工數據大概率明顯改善。近日,證監會宣布啟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以 進一步支持不動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意味著無論地產企業經營狀況如何,資金注入 有助于緩解資金緊張的問題,至少在建項目能夠得到更為順暢的施工、竣工和銷售。因 此 2023 年地產行業的竣工有望明顯拉動電解鋁需求。
地產、基建項目逐步開工,復工進度好于預期。根據百年建筑網第三輪施工項目復工調 研,截止 2 月 21 日(農歷二月初二),全國施工企業開復工率為 86.1%,較上期提升 9.6 個百分點,同比去年(農歷二月初二)提升 5.7 個百分點;勞務到位率 83.9%,較上期提 升 15.7 個百分點,同比去年提升 2.8 個百分點。項目開工正在逐步推進,由項目開工帶 來的鋼鐵、水泥、鋁材等建筑原材料的產量和消費量預計將有持續提升。 從庫存數據上也可能看到,近期無論是社會庫存還是交易所庫存,都出現累庫放緩的現 象,這是由于云南電解鋁產能出現減產疊加了下游開工加速,需求恢復,本輪電解鋁累庫或已接近尾聲,庫存高點的到來時間早于預期。
當新能源疊加經濟復蘇,新能源的高速放量將貢獻較大的需求彈性,預計 2023 年新增新 能源(新能源車+光伏)需求 128 萬噸。新能源車相較于燃油車需要消耗更多的鋁材,包 括動力電池箔、電池殼、汽車鋁板、一體化壓鑄、以及各類零部件等等,光伏項目也需 要用到更多的鋁制框架。在宏觀經濟較弱的時候,由于新能源需求占比較小,難以起到 明顯的作用,仍以宏觀為主導,但是當經濟復蘇周期中,新能源貢獻了一部分的高增速 增量,那么就有望放大需求的彈性。 假設:(1)2023 年地產竣工好轉,建筑需求同比增長 5%;(2)新能源車繼續對傳統燃 油車有一定替代,假設除新能源車以外的交通需求同比下降 1%;(3)光伏行業是電力電 子領域投資的重點,因此假設除光伏以外的電力電子行業需求下降 7%;(4)包裝行業隨 著疫情結束,內需得到一定恢復,假設包裝行業需求增長 2%;(5)機械行業、耐用消費 品行業以及其他領域需求量同比增長 2%、2%、1%。
我們預計 2023 年中國電解鋁需求量總計為 4221 萬噸,同比增長 4.4%,產量總計為 4148 萬噸,同比增長 3.6%。考慮到全年基本面內強外弱,電解鋁進口增加 10%、出口下降 20%,那么最終中國電解鋁預計將出現供給缺口,缺口為 13.5 萬噸。
三、重點公司分析
(一)天山鋁業
公司具備電解鋁產品上下游一體化布局。2020 年公司名稱由新界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變更為天山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開始生產電解鋁、高純鋁、電池鋁箔、氧化鋁與 陽極碳素產品等,其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和產品資源配備,已形成了完整的鋁土礦-氧化鋁 -電解鋁-高純鋁和電池鋁箔上下游一體化模式,并在電解鋁上游配備子公司天瑞能源 6 臺 350MW 自供電組、盈達碳素 30 萬噸和南疆碳素 30 萬噸預焙陽極,可滿足 80-90%電 解鋁生產的電力需求和 100%陽極碳素需求。
2021 年公司自產鋁錠約貢獻 91.92%毛利,同比增長 59.91%。2021 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 潤 38.33 億元,同比增長 100.44%。受益于 2021 年鋁錠市場均價上漲至 18940 元/噸左右, 較同期漲幅約 33.6%,公司主營業務自產鋁錠實現毛利潤 60.27 億元,貢獻約 91.92%毛 利,同比增長 59.91%。
公司生產基地多位于新疆與廣西,資源豐富,成本優勢較強。公司電解鋁生產基地和預 焙陽極生產基地均位于新疆,受益于新疆煤炭資源豐富、價格較低和較低的天然氣價格 優勢,公司自備發電站的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預焙陽極也具有較強的成本優勢。氧 化鋁基地位于鋁土礦資源儲量較為豐富的廣西地區,公司可獲取穩定的鋁生產資源。基 于公司優越的產業區域分布,公司有著較強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和穩定的資源保證。 公司 2022 年上半年生產電解鋁 57.44 萬噸,同比增長 0.3%。氧化鋁與預焙陽極板塊, 隨著廣西靖西天桂氧化鋁項目和南疆阿爾法預焙陽極項目的全部投產,公司氧化鋁產能 達 250 萬噸/年,預焙陽極產能達 60 萬噸/年,實現了電解鋁主要原材料氧化鋁和預焙陽 極的全部自給自足。電池鋁箔板塊,公司正在擴產至 2 萬噸電池鋁箔產能和新建 20 萬噸 電池鋁箔生產線。22 年上半年,公司分別生產電解鋁、氧化鋁、預焙陽極、高純鋁 57.44 萬噸、55.01 萬噸, 25.1 萬噸、1.91 萬噸,受益于公司高純鋁一期規劃建設的 6 萬噸產 能已全面投產,2022 年上半年高純鋁產量 1.91 萬噸,同比增長 180.88%,公司計劃繼續 加大生產規模至年產 10 萬噸。
2022 年上半年公司鋁錠和高純鋁營收漲幅較大,分別同比增長 27.28%、248.89%。2022 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實現 171.17 億元,同比增長 16.83%;公司歸母凈利潤 20.01 億 元,同比僅增長 0.96%,主要原因系自產鋁錠營業成本較去年同期上漲 43.35%。受益于 鋁錠平均價格同比上漲約 23%,2022 年上半年公司自產鋁錠銷售收入達 109.42 億元,同 比增長 27.28%。由于國內外高純鋁市場需求增長較強和下游產業迅速增長,公司銷售高 純鋁營業收入達 4.71 億元,同比增長約 249.55%。 公司繼續完善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建設,新切入新能源電池鋁箔領域。公司在 22 年下半年 繼續加快靖西天桂氧化鋁剩余170 萬噸項目全面達產。公司跟隨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進 入新能源電池鋁箔領域,投資 1 億升級改造原江陰新仁鋁業科技有限公司鋁箔生產線并 擴大動力電池鋁箔產能至 2 萬噸已開始設備安裝;在新疆石河子投資 8 億元建設的 30 萬 噸/年電池鋁箔坯料生產線預計 23 年 2 季度逐步投產;在江蘇江陰投資的 20 億元建設 20 萬噸/年電池鋁箔精軋、涂炭及分切生產線預計在 23 年 2 季度逐步調試并實現設備的滾 動投產,24 年實現全面投產。2023 年 1 月 30 日公告,江陰新仁鋁箔科技有限公司順利 通過南德認證檢測(中國)認證機構現場審核,符合 IATF16949 體系標準要求,將向公 司頒發 IATF16949 符合性證明證書,此次認證標志著公司在電池鋁箔產線的技術成熟, 助力公司在動力和儲能電池供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二)神火股份
電解鋁和煤炭為公司兩大主營業務。神火股份成立于 1998 年,目前控股公司為河南神火 集團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為商丘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司主營業務為鋁產 品、煤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及發供電。鋁業務主要產品為電解鋁及鋁深加工產品,深 加工產品包括食品鋁箔、醫藥鋁箔和高精度電子電極鋁箔;煤炭產品包括精煤、塊煤、 洗混煤及型焦等。 2021 年電解鋁貢獻約 67%毛利,煤炭約貢獻 31%毛利。公司主營業務煤炭與鋁錠分別 實現毛利潤 28.55 億元、45.65 億元,分別占比 31%和 67%。
扎根新疆和云南,占據全國成本最低兩個地區。電解鋁板塊共擁有 170 萬噸產能,其中 子公司新疆神火 80 萬噸、云南神火 90 萬噸。云南擁有全國最大規模水力發電,是電力 成本洼地;新疆煤價長期低于內地,也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公司 2022 年上半年生產電解鋁 77.3 萬噸、煤炭 314.97 萬噸,分別同比增長 4.71%和 -1.73%。鋁板塊,公司電解鋁產能合計 170 萬噸/年(新疆煤電 80 萬噸/年,云南神火 90 萬噸/年)、火電裝機容量 2000 千瓦、陽極碳塊產能 56 萬噸/年、鋁箔 8 萬噸/年。公司是 我國無煙煤主要生產企業之一,擁有煤炭核定產能 855 萬噸。2022 年上半年公司分別生 產電解鋁、鋁箔、陽極碳塊和煤炭 77.3 萬噸、3.92 萬噸、22.04 萬噸、314.97 萬噸,受 益于云南神火二期的陸續在 2021 年投產,2022 年上半年電解鋁產量同比增長 4.71%;公 司神隆寶鼎高端雙零箔一期 5.5 萬噸產能于 2021 年年中投產,帶動 2022 年上半年鋁箔 產量同比大幅增長 137.58%。
公司 2022 年業績實現大幅增長,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74.20 億元,同比增長 129.43%。 2022 年鋁價和煤價大幅上漲,鋁錠均價和永城無煙煤均價分別同比上漲 5.49%和 32.94%, 同時疊加公司主要產品電解鋁和鋁箔的產銷量有一定增長。根據公司 2022 年業績預告, 預計 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 74.20 億元,同比增長 129.43%;扣非歸母凈利潤 76.00 億 元,同比增長 117.91%。神隆寶鼎二期 6 萬噸鋁箔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四季度建成開始調試。神隆寶鼎項目主導 產品為高精度電子電極鋁箔,廣泛用于綠色電池領域。電池鋁箔的 IATF16949 汽車質量 管理體系認證已經進入收尾階段,目前正在按計劃正常推進,預計 2023 年一季度取得證 書。二期規劃年產 6 萬噸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項目,預計 2023 年四季度進入調試。
(三)新疆眾和
公司為一體化的鋁基高端鋁新材料公司。公司是鋁電子新材料和高純鋁領域的技術引領 者和全球供應商,于 1958 年建廠,1996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新疆第一家上市 的工業企業。公司主要業務有電子新材料和鋁及合金制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其中包括 高純鋁、電子箔極、鋁制品及合金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家用電器、汽車制 造線纜交通運輸及航空航天等領域。利用新疆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公司形成了“能源高純鋁-鋁箔-電極箔”電子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鏈,生產過程中,上下游產品緊密銜接, 是鋁電子新材料行業中產業鏈最為完整的企業。
新疆眾和分別在烏魯木齊市高新區北區、烏魯木齊市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石河子經 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了四個新材料產業園。
2021 年電極箔與電子鋁箔分別為公司貢獻 28%、26%毛利。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82.26 億元,同比增長 43.88%,實現歸母凈利潤 8.53 億元,同比增長 142.97%,主要受 益于化成箔項目于 2019 年底和 2020 年終陸續投產,電池箔產銷量較 2019 年分別增長 75%、83%。2021 年毛利占比最大的產品為電極箔和電子鋁箔,電極箔與電子鋁箔分別 實現毛利 3.10 億元、2.80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29.17%、27.86,分別占比總毛利 28%、 26%。
公司鋁電子新材料產銷量漲幅較大,2021 年電池箔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 32.03%、48.76%。 截至 2022 年 8 月,公司子公司裝機容量 2*150MW,屬于電子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化項目 配套熱電聯產機組,燃用準東地區露天煤,公司還持有天池能源 14.22%股權,天池能源 擁有準東大井礦區南露天煤礦、北露天煤礦,西黑山礦區將軍戈壁一、二號露天煤礦等 四個煤礦項目,煤炭資源儲量 126 億噸,已形成產能 5000 萬噸/年,建設產能 400 萬噸/ 年;公司可生產純度為 99.95%至 99.9995%的高純鋁及合金產品,包括合金棒、重熔用鋁 錠、高純鋁棒、精鋁圓鋁桿、精鋁絲等,產能為 5.5 萬噸;電子鋁箔板塊,公司以高純鋁 為主要原材料,生產電子鋁箔產品,目前產能 3.5 萬噸。電極箔主要以電子鋁箔為主要 原材料,公司擁有 2300 萬平方米高壓電極箔產能。隨著 2021 年公司“年產 1500 萬平方 米高壓高性能化成箔項目”逐步投產,高純鋁、電子鋁箔、電極箔產品的產、銷量同比均 有所增長。根據 2021 年公司公告,電極箔產、銷量分別為 2475.56 萬平方米、2557.94 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 32.03%、48.76%。
公司 2022 年業績大幅度增長,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14.90 億元-16.30 億元,同比增長 75%-91%。主要受益于 2022 年鋁電子新材料及鋁合金、鋁制品等產品價格同比有所增 長,并根據公司公告,公司參股公司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凈利潤增長,公司預計 實現歸母凈利潤 14.90 億元-16.30 億元,同比增長 75%-91%。 天池能源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能源供應,使公司擁有較強的成本優勢。新疆眾和持有天 池股份 14.22%股權,2021 年天池能源為公司貢獻了 50.4%的營業利潤。天池能源擁有新 疆準東大井礦區南露天煤礦、北露天煤礦,新疆準東西黑山礦區將軍戈壁一號露天煤礦、 二號露天煤礦四個煤礦探礦權,整體煤炭探明儲量 126 億噸,并且利用煤炭優勢打造煤、 電、熱一體化產業鏈,為新疆眾和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四)南山鋁業
公司擁有產業鏈一體化布局,重點發展高端化產品。南山鋁業于 1999 年在上海證券交易 所上市,已形成熱電-氧化鋁-電解鋁-熔鑄-鋁型材/冷軋/鍛壓-廢鋁回收的完整鋁加工鏈, 并布局在 45 平方公里土地內,可保證上下游原料的及時供給和產品質量,具有較強的原 料保障能力。公司依托完整的產業鏈優勢,穩定發展傳統優勢產品,并重點發展以汽車 板、航空板、高性能動力電池箔等高附加值產品,公司是最早布局、最早規模生產的汽 車鋁板的中國鋁加工企業,其近年來持續擴大產品產能,積極推動與國內外各主機廠的 合作,已成為國內輕量化汽車板行業的龍頭企業。
2021 年公司高端產品(汽車板、航空板、動力電池箔)銷量與毛利貢獻占比較同期分別 增長 6.66 個百分點、6.62 個百分點。公司 2021 年實現營業收入 287.25 億元,同比增長 28.82%;歸母凈利潤達 34.11 億元,同比增長 66.43%,歸母凈利潤漲幅較大主要因為 2021 年氧化鋁粉與原鋁價格上漲,氧化鋁粉與原鋁均價分別為 2830 元/噸、18800 元/噸,分 別同比增長 21%、33%。 公司高端化發展路線逐漸顯現成果。隨著 2021 年公司高端產品開始放量,高端核心產品 銷量占鋁產品總銷量 12.66%,較同期增長了 6.66 個百分點,毛利潤占總毛利 19.89%, 較同期增長了 6.62 個百分點。 公司多個高端項目即將釋能。根據公司公告,印尼氧化鋁一期 100 萬噸已于 2021 年 9 月 達產達量,二期項目已于 2022 年 10 月完全投產。汽車板三期 20 萬噸產能項目正在推進 中,預計 2023 年能夠投產。高端鋰電鋁箔的研發和認證工作也在不斷推進中。
公司持續向高端產品領域發力,氧化鋁產能已擴產至 200 萬噸/年。公司印尼氧化鋁項目 二期已于 2022 年 10 月完全投產,公司已達到 200 萬噸/年的氧化鋁產能。隨著公司汽車 鋁板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公司將擁有 40 萬噸/年汽車板產能。公司 2.1 萬噸高性能高端 鋁箔生產線項目已于 2021 年 10 月建成投產,將提高其高附加值產品市場占有率,并且 公司已與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等國內龍頭電池企業達成合作,共同推動汽車輕 量化發展。航空板業務方面,公司已經成為中國商飛、美國波音、英國羅羅、法國賽峰 等眾多世界一流航空公司供應商,其持續助力國產大飛機 C919,推動航空板國產化進程。
2022 年上半年印尼板塊為公司貢獻 23.71%凈利潤,高端產品為公司貢獻 21%毛利。2022 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 179.1 億元,同比增長 42.82%,主要原因為氧化鋁粉和鋁均 價同比增長 20%左右;歸母凈利潤達 18.26 億元,較同期增長 21.17%。子公司龍口南山鋁壓延新材料貢獻歸母凈利潤 2.7 億元,占公司歸母凈利潤 16.4%,同比增加 160.6%。 公司受益于 2021 年 9 月印尼一期 100 萬噸氧化鋁項目達產達量,印尼氧化鋁貢獻歸母凈 利潤約 2.99 億元,占公司歸母凈利潤 16.4%。高端產品銷量與毛利穩步增長,2022 年上 半年高端產品銷量占比和毛利占比均達到新高,分別為 13%、21%,同期分別上升約 2 個百分點、1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