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據SMM2023-2025年,全球鋁供需缺口分別為9.8萬噸/18萬噸/18.2萬噸。自2000年以來,鋁價先后經歷了3個完整的價格周期,目前正處于第4輪周期中。本輪周期以“低庫存+產能天花板+需求新舊動能質變切換”為核心特征,相較于前三輪周期,電解鋁供應剛性更為突出,產業鏈議價能力較強,鋁價有望維持高位,再生鋁將作為原生鋁有效補充充分享受放量+高價紅利。建議關注順博合金(002996.SZ)、怡球資源(601388.SH)、永茂泰(605208.SH)、立中集團(300428.SZ)、明泰鋁業(601677.SH)。
▍安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雙碳政策催化,再生鋁行業東風已至
政策推動我國再生鋁行業階段式推進。自2006年“十一五”時期開啟以來,全國人大、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改委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頒布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再生鋁行業發展。2021年發改委設定了再生鋁在2025年達到1150萬噸的年產量目標,再生鋁有望替代電解鋁成為我國鋁消費的主要供應來源。
“雙碳“與”雙控”目標下,再生鋁行業迎來機遇期。據SMM,生產1噸再生鋁能耗僅為原鋁的5%,僅產生0.5噸二氧化碳排放。與生產等量的原鋁相比,生產一噸再生鋁相當于節約3.4噸標準煤,節水14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20噸。
在“雙碳”政策+能耗雙控+能源危機背景下,再生鋁迎來發展機遇。
發力保級利用,渠道和廢鋁除雜技術是放量核心
受限于廢鋁的復雜成分,我國再生鋁保級利用率低。長期以來,受限于廢雜鋁料原材料金屬成分復雜的影響,我國再生鋁合金延展性較差。
據SMM數據,我國每年僅約20%的廢鋁能夠再生為相應牌號變形鋁合金,達到保級回收利用,而大部分廢鋁均再生為鑄造用鋁合金,其精密度及應用性不及變形鋁合金。
廢鋁除雜是實現保級利用的關鍵工藝。提升再生鋁的保級利用需要新的技術創新舉措對現有工藝進行改進,也需進行產業鏈優化和打造廢鋁閉環回收系統將確保鋁產品在同一等級的領域重復利用,提升再生鋁保級回收率。
廢鋁再生熔體中含有鎂、鐵等各類有害金屬元素,在各除雜方法中,熔煉直接除鐵法和冰晶石除鎂法優勢顯著,分別成為去除鐵、鎂的主流工藝。
供應補充和需求替代效用下再生鋁放量可期
廢料為再生鋁生產的主要物料成本項,加工成本趨穩。據SMM,在再生鋁生產成本中,鋁廢料占比最高,約占總成本的97.7%。天然氣成本約占目前再生鋁總成本的1.7%,電力成本約占0.6%。
供應補充和需求替代效用凸顯,再生鋁企業成長空間良好。
①電解鋁價格上漲,精廢價差擴大再生鋁企業噸盈利水平提升:2020年后,產能限制下國內外電解鋁減產,供應緊缺導致原鋁價格持續走高,而廢鋁進口逐步回升疊加國內廢鋁供給增加,精廢價差擴大。
鋁元素供需維持偏緊原鋁價格有望長期維持高位,廢料價格隨著國內工業品報廢周期來臨開啟放量,精廢價差有望維持寬幅,再生鋁企業盈利能力有望受益于鋁價高位+寬幅精廢價差。
②原鋁產能限制突出再生鋁放量可期:近年來在4500萬噸的電解鋁產能天花板限制下,原生鋁供應增量逐步受限,為滿足鋁元素增量需求,《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2025年再生鋁產量需達到1150萬噸的目標,同時考慮未來各再生鋁企業相繼研發再生鋁保級利用技術,不斷擴大再生鋁變形鋁合金比重,再生鋁對原鋁的供應補充和需求替代效用將逐步提升,再生鋁企業成長空間良好。
供應剛性突出鋁價有望長期維持高位,再生鋁作為原生鋁有效補充充分享受放量+高價紅利。據SMM2023-2025年,全球鋁供需缺口分別為9.8萬噸/18萬噸/18.2萬噸。自2000年以來,鋁價先后經歷了3個完整的價格周期,目前正處于第4輪周期中。
本輪周期以“低庫存+產能天花板+需求新舊動能質變切換”為核心特征,相較于前三輪周期,電解鋁供應剛性更為突出,產業鏈議價能力較強,鋁價有望維持高位,再生鋁將作為原生鋁有效補充充分享受放量+高價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