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近年來,中鋁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以重大扶貧工程為抓手,不斷強化“三區三州”結對幫扶地區脫貧攻堅的支持保障力度,累計投入資金近2億元,援建包括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教育、醫療衛生等項目85個,使對口幫扶的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察雅縣、昌都市卡若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發生了巨大變化。2017年10月,對口援助的昌都市卡若區率先實現了脫貧摘帽。在第二屆中國企業扶貧公益勛章峰會上,中鋁集團被大會組委會授予“扶貧公益勛章”,成為唯一獲得這一獎項的中央企業。
加強組織領導 彰顯央企擔當
中鋁集團作為骨干央企,在自身加快升級發展的同時,強化“四個意識”,高度重視扶貧工作,積極履行央企使命和社會責任。黨組成立了援藏援青、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專題研究扶貧攻堅工作,堅決落實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特別是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組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要求上來,重點在“怎么扶”上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努力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貢獻“中鋁智慧”。2017年以來,集團黨組領導多次深入深度貧困地區調研,慰問援藏援青扶貧干部,現場指導扶貧工作。2017年6月,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程忠同志到海晏縣考察調研,就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和旅游與當地政府達成共識,并走訪部分幫扶學生家庭,送去了慰問金;2017年8月,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葛紅林同志赴海晏縣考察調研,進一步擴大了貧困學生結對幫扶名額。2018年4月,葛紅林同志與昌都市代表團會面,明確自2018年開始,對對口幫扶地區在原有年度援助金額基礎上再增加20%。中鋁集團成員企業積極與當地政府在涉鋁項目、拓寬援建渠道、加強基礎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強交流互訪,共開展交流交往14批100余人次,以實際行動體現了中鋁集團對扶貧攻堅的高度重視和責任擔當。
集中資金力量 聚焦民生發展
中鋁集團積極簽署《“十三五”中央企業對口援藏合作協議》,主動制定了《中鋁“十三五”對口援建項目規劃》,明確時間表、線路圖,力爭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截至目前,西藏貧困地區4個新農村建設項目已完成3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異地搬遷戶共128戶村民搬進新居,建成30所學校“教工之家”項目改善了辦學條件,察雅縣榮周鄉左通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項目將于今年8月搬遷完畢;海晏縣游客服務中心項目已投入運行,正在穩步推進海晏縣藏醫藥文化交流中心建設工作。除此之外,中國銅業在云南省藏區、四川涼山等深度貧困地區投入資金200余萬元用于扶貧攻堅實施包戶扶貧,中層以上干部承包了德欽縣羊拉鄉55戶藏族農戶的扶貧脫困任務。
發揮人才優勢 帶動生產脫貧
中鋁集團不僅在資金、項目上增加力度,更加重視扶貧干部隊伍建設,引導和帶動地方立足當地資源,實現就地脫貧。中鋁集團黨組堅持把能力過硬、業務嫻熟、真抓實干的干部充實到扶貧崗位,扶貧干部充分發揮熟悉企業經營管理的優勢,為卡若區招商引資落地資金4.296億元;建立了500畝寧夏枸杞種植基地,解決了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問題,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升級轉型。技術人才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助推脫貧攻堅,成立扶貧公司,推動沙貢鄉石材開發項目、康巴樂園、若巴溫泉建設項目等多個產業發展項目建成運行,累計完成投資5992萬元,實現當地農牧民增收300萬元。同時,以區扶貧公司為貸款主體,累計為1000余萬元產業貸款提供補充擔保,有力促進了卡若區率先扶貧。
注重思想扶貧 培育內生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對此,中鋁集團采取有效措施引導貧困群眾勤勞脫貧。一是開展教育扶貧。2009年發起設立“中鋁-格桑花教育助學基金”,打造了一個響亮教育助學品牌,累計資助師生1919名,資助金額281.1萬元。2017年以來,共資助貧困師生238名,兌現資金59.7萬元。2016年起,集團干部職工結對幫扶海晏縣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截至目前,共結對幫扶了150余名貧困學生,幫扶資金達30余萬元。所屬企業中國銅業引進外資企業完善云南迪慶州羊拉鄉三個學前教育點設備物資,開創了引進外資企業參與精準扶貧事業的先河,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開展黨建扶貧。所屬企業迪慶有色和涼山礦業分別為定點扶貧村建立了村企共建黨支部活動室、村民活動室,積極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的惠民富民政策等,增強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信心和決心。三是開展就業扶貧。積極實施“就業援藏”項目,中鋁集團每年拿出100余個崗位面向藏籍高校畢業生開展定向招聘,迪慶有色積極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招聘迪慶州籍員工207人,并將建設期運輸任務委托給格咱村集體經濟物流公司承擔,2017年完成運輸量39000噸,結算運輸款1045萬元。
中鋁集團黨組將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保護生態為前提,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全力幫助結對幫扶深度貧困地區如期實現精準脫貧。
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在“十三五”期間,將投入資金7750萬元用于結對幫扶深度貧困地區改善民生,其中卡若區、察雅縣投入援助資金6000萬元,海晏縣投入援助資金1750萬元,全部用于貧苦農戶異地搬遷、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項目。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對列入集團“十三五”對口援建項目規劃的重點援建項目,加快規劃實施和建設進度,確保察雅縣榮周鄉左通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程、海晏縣藏醫藥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建設項目按期移交投運,打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加強基礎產業發展。進一步深化結對幫扶活動,多渠道幫助貧困地區培養輸送技術、資金、人才,大力推進經濟合作開發項目,積極組織貧困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帶動發展資源經濟、特色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等,努力增強造血功能,激活創新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