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元圍繞綠色鋁產業不斷強鏈延鏈補鏈(引題)
企業互為上下游,打造“不落地”的鋁循環(主題)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
在廣元經開區,沿著東西走向分布、幾公里范圍內,電解鋁原液生產企業、鋁基材料生產企業、邊角料循環使用企業集聚成團成鏈。
一車電解鋁原液,從龍頭企業四川中孚科技有限公司到中游鋁基材料生產企業,最快僅需 5分鐘——從“車間到車間”,基本實現“鋁液不落地”。
更讓人稱道的是,下游循環再生鋁企業,主動把邊角鋁料送到中游鋁基材料生產企業,利用高溫電解鋁原液融化邊角鋁料生產再生鋁,再迅速回到下游企業,對其再次開發利用……
在這里,系列企業組成一個“不落地”的鋁循環,圍繞綠色鋁的產業鏈條越延越長。7月21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廣元經開區進行探訪。
省時節能
高溫鋁原液直達“鄰居”車間
當日,在四川萬順中基鋁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卷卷生產完成的鑄軋鋁卷碼放得整整齊齊。一旁的生產線上,鑄軋軋制班班長鮮永強戴著安全帽站在機臺前,緊盯生產線運作情況,并時不時檢測鋁板帶寬度是否達標。
“不要小看這些鋁箔,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食品包裝、電池等都用得到。”萬順中基鋁業總經理秦富炳介紹,公司全部達產后,可年產鋰電池正極用鋁箔坯料8萬噸、雙零鋁箔(通常為厚度小于0.0075毫米的鋁箔)坯料5萬噸。
這些鋁制產品的原料,來自隔壁的電解鋁原液生產企業——四川中孚。
每天,每隔半小時,就有一輛鋁液抬包運輸車從四川中孚開出,滿載近千攝氏度的電解鋁原液駛來;5分鐘后,這些原液直接進入萬順中基鋁業生產車間。
從車間到車間,電解鋁原液直接澆筑成鋁箔材料,省去購入鋁錠再熔化、再鑄澆的工序。“省時、節能,公司成本實打實地降下來了,凈利潤大幅度提升。”萬順中基鋁業負責人說。
比萬順中基鋁業更早享受到產業鏈便利的是廣元市安馭鋁合金車輪有限公司。早在10多年前,安馭車輪選擇落戶廣元,就是看中了廣元雄厚的鋁產業基礎。
安馭車輪所需的原料,由廣元最早的電解鋁企業廣元弘昌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供應,兩家企業僅隔幾百米。
每天,10余噸電解鋁原液從弘昌晟鋁業直接運送到安馭車輪的鑄造車間。只需 15分鐘,火熱的鋁液就順著運輸管道流入車間。工人只需從取水爐里舀起鋁液,澆鑄在模型上,再經過降溫、毛坯成型、機械加工、打磨、噴涂等工序后,一個個光亮的鋁合金輪轂便“誕生”了。
“鋁液直供有兩大好處,一是降低上游企業制作鋁錠的能耗,二是下游企業不用將其回爐熔化,大大降低能耗和成本。”安馭車輪總經理助理趙鋼毅介紹,直接用鋁液生產的鋁合金輪轂,能耗低、產品優、市場競爭力強。
互相成全
原液化“余料”后循環再利用
在廣元經開區,鋁基材料生產企業和鋁型材生產企業互為上下游,你向我供料、我向你供成品。企業“互相成全”的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產業發展密碼?
在廣元市國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叉車不停地轉運鋁料,預處理生產線、熔煉爐、鑄造機等生產設備快速運轉。該公司以經營各種規格高端鋁棒為主。
熔鑄車間里,高達980攝氏度的電解鋁原液,從上游的四川中孚、弘昌晟鋁業等運送至此。工人操作機器,將邊角鋁料和電解鋁原液按比例投入熔鑄爐。利用上游鋁原液的高溫,這一環節只需消耗少量電能,就能將邊角鋁料和電解鋁原液加工成鋁棒等產品。它們在隨后的生產線上將被制成各類建筑型材、鑄造合金等產品。
“我們依托周邊企業的優質電解鋁原液,加入循環再生鋁,衍生建筑型材、工業型材、鑄造合金3條細分產業鏈,生產了20余種終端產品,去年實現銷售收入近30億元。”國盛環保總經理彭必坤介紹,之所以叫循環再生鋁,是因為公司使用的鋁料,有一部分來自下游生產企業回收來的邊角余料。
廣元美盛鋁業有限公司是國盛環保的下游企業之一。每個月,國盛環保從美盛鋁業回購邊角余料200余噸。重新熔鑄后生產的產品,又再次賣給美盛鋁業,進入循環利用。
這樣的鋁循環,上下游企業都能受益,穩定的供銷關系還能助推節能降耗。
彭必坤透露,目前1噸再生鋁的能耗是電解鋁液的5%,與生產等量的原鋁相比,生產1噸再生鋁可節約3.4噸標準煤、節水14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20噸。
廣元是“北鋁南鋁”交匯之地,也是我省鋁基新材料產業唯一基地市,發展循環鋁是廣元強鏈延鏈補鏈的重要環節。目前,該市已構建起“綠色水電鋁-鋁精深加工-鋁資源綜合利用”全產業鏈,規上企業近50家,電解鋁產能達61.5萬噸(占全省產能58%、規模居全省第一位)、再生鋁產能達170萬噸,鋁加工能力達180萬噸。
打造“不落地”的鋁循環,廣元再次布局。廣元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提出,以打造中國綠色鋁都為引領推動工業經濟突破性發展,打造鋁基新材料這個超千億產業集群,到2027年,形成100萬噸電解鋁、200萬噸外購鋁錠、250萬噸綠色循環再生鋁的原鋁規模。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