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國鋁業(601600)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鋁業)發布了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鋁業面對市場價格震蕩下行的嚴峻挑戰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以極致努力、剛性落實,全面加快高質量發展,基本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實現營業收入1341億元,利潤總額67億元,凈利潤56億元,歸母凈利潤34億元,每股收益0.198元,冶金氧化鋁、電解鋁、煤炭產量分別達823萬噸、306萬噸,622萬噸,發電量178億千瓦時。在行業整體低迷下逆勢而上,高質量發展步伐全面提速。
強化精益管控 管理效率持續提升
中國鋁業深入推進區域管理和專業化整合,扎實開展全要素對標,深入實踐應用“五標一控”、“三化一提升”等管理模式,公司治理、專業化管控能力明顯增強,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成本持續降低。所屬銀星發電、內蒙古華云在電力行業同類機組能效均達到領先水平。與此同時,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通過科學組織生產、精準營銷采購、庫存壓降、快進快出,有效防范了各類風險隱患。
狠抓戰略執行 不斷加快資源獲取
中國鋁業堅定打造礦產資源特強的壓艙石,加快推進戰略性礦產資源獲取。自采礦產量比計劃目標超出2萬噸。其中,中鋁幾內亞采礦量同比提升28%,新增國內礦產資源量2100萬噸,多個礦權完成探轉采手續辦理。通過端牢資源“飯碗”,有效實現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錨定綠色發展 重點項目取得關鍵性突破
中國鋁業持續做強做優主業,加快新能源和綠色產業布局,構建形成了“3×5”產業格局,一批新能源項目快速規劃建設,為中國鋁業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形態,培育新動能新優勢奠定了重要基礎。赤泥綜合利用、再生鋁消納、危廢處置、有價金屬元素提取等新業態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第一批1億千瓦“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中鋁寧夏能源史上單體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寧夏銀星能源(000862)寧東250MW光伏項目”并網發電。包頭鋁業(600472)內蒙古華云42萬噸電解鋁開工建設,達茂旗1200MW源網荷儲項目完成立項,廣西華昇氧化鋁二期列入廣西自治區重大項目。
深化改革創新 科技引領成效顯現
中國鋁業持續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加速創新平臺建設,不斷做強專業研究院所,成立中鋁高純鋁研究所和中鋁炭素技術中心,鄭州研究院獲批“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公共服務平臺”“國家強制性標準實施統計分析點”兩個國家級平臺,獲得國資委2022年度科改示范企業“標桿”評級。上半年組織實施41個重大研發項目,獲得專利授權165項。“新型穩流保溫鋁電解槽節能技術”入選國資委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典型案例一等獎和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先進適用低碳技術,高純氮化鋁入選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廣目錄,以鋁灰為原料的陽極鋼爪保護涂層料制備方法榮獲第24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推進數智化轉型 打造行業新標桿
中國鋁業不斷探索數智化生產管理模式,所屬廣西華昇、文山鋁業等4家企業智能工廠建設有序推進,打造少人、無人智能生產線標桿。中鋁物資牽頭建設集團數智化產業互聯網平臺,“綠星鏈通”啟動上線,創新商業模式、延伸產業鏈條、實現生態共享。
中國鋁業入選“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100”榜單,入選2023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位居有色金屬企業前列。惠譽國際繼續給予公司有色金屬行業最高信用評級,穩健的經營業績和良好品牌形象,獲得廣大投資者及研究機構的正向評級。
下一步,中國鋁業將堅持建設世界一流鋁業戰略目標,進一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建強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統籌發展安全、化解風險挑戰,打造科技創新特強“主力軍”、礦產資源特強“壓艙石”、高端先進材料特強“頂梁柱”、綠色低碳低成本和數智化特強“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