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發布研究報告稱,政策利好下,短期內鋁市場“強現實”得以確認,但2024年或面臨來自供給和需求的雙重壓力。價格表現上,當下SHFE鋁價可能已經計入了政策驅動的地產需求改善,四季度上行空間有限,而LME鋁價存在補漲空間,上調年內LME目標價至2,300美元/噸。結構上,預計鋁價遠期曲線“近強遠弱”格局可能持續,中期來看價格下行風險不容忽視。
前言:
2023年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調整優化差別性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關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對首付比例、新發和存量貸款利率要求進行明顯優化。鋁作為有色金屬中的地產“后周期”品種,政策利好信號結合鋁基本面強現實,上周鋁價連續上漲,截至9月1日,2309合約結算價周環比上漲約4.5%至19,460元/噸;9月1日主力合約盤中觸及19,585元/噸,是2022年8月以來的盤中最高點。
本篇報告分析了二季度以來,鋁價“近強遠弱”、“內強外弱”的特點,以及國內鋁廠得以維持較高利潤空間的原因。向前看,政策利好下,短期內這一趨勢仍將持續,但不可忽視供需過剩的壓力可能越來越近。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國內需求韌性抵消云南復產增量,鋁價“內強外弱”
六月份,隨著云南降水量恢復并逐漸進入豐水季,當地鋁廠具備復產條件,根據SMM調研,云南省電解鋁復產進度順利,截至8月23日已累計復產148萬噸,帶動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增長至4216萬噸左右,達歷史高點。此外由于雨季降水豐沛,預計剩余49萬噸電解鋁產能正在復產,或于9月上旬確認復產完成。
雖然云南鋁復產較快,但國內社會庫存自6月起持續維持在50萬噸左右低位,可能主要得益于地產竣工、光伏和白色家電需求的支撐。首先,今年地產“保交樓”推進有所加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上半年,全國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19.0%,增幅較一季度擴大4.3個百分點,鋁作為地產后周期品種,其需求受竣工加速帶動有所改善。其次,光伏用鋁維持高增長。根據Mysteel調研,1-7月鋁棒產量為934.5萬噸,同比增加120.56萬噸,其中超80%增量來自光伏用鋁需求。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于7月將年內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95-120GW上調至120-140GW,以中位數130GW計算,全年裝機將同比上升48.7%。再次,以空調為代表的家電銷售表現亮眼。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23年7月家用空調內銷出貨量 1175 萬臺,同比上升28%;出口出貨量 486 萬臺,同比上升13%。
相比之下,海外持續高利息環境下,鋁需求略顯疲態,二季度以來LME鋁價以及歐洲和美國市場鋁現貨升水震蕩下行。截至目前,三季度LME均價為2,143美元/噸,這與去年的展望相符。在2022年10月發布的報告中,提到2023年,鋁價可能回到“成本驅動”邏輯,價格中樞或下移至75分位現金成本線附近(2,100-2,200美元/噸)。但今年二季度以來SHFE表現鋁價超預期,并未隨著成本和LME價格回落,國內外鋁比價擴大,進口窗口打開,鋁價呈現“內強外弱”特點。
原材料成本下移疊加鋁價“內強外弱”,國內鋁廠利潤空間擴大
年初至今,由于能源價格、預焙陽極價格下跌,電解鋁成本隨之下移。根據測算,截至八月底,國內鋁廠中,配有自備電廠的鋁廠,現金成本相比年初下降約16%,而使用網電的鋁廠現金成本下降約6%。疊加國內鋁現貨價格保持韌性,整體而言,國內鋁廠加權平均現金利潤相比年初提升至4,000元/噸以上,其中使用網電的鋁廠利潤不足2,000元/噸,配有自備電廠的鋁廠利潤在5,500元/噸以上。
由于二季度以來,國內鋁價相比LME鋁價更具韌性,海外鋁廠虧損面積更大。根據全球鋁成本曲線以及國內外市場三季度鋁均價計算,估算國內鋁廠中96%實現現金利潤,而海外鋁廠僅有84%實現現金盈利。
向前看,短期內鋁市“強現實”得以確認,明年預期過剩下價格下行風險不容忽視,“近強遠弱”格局持續
需求端,隨著步入“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市場對于需求修復的預期進一步升溫。地產利好政策有望降低居民的購房門檻與資金成本,地產基本面改善或對于竣工有所提振,從而在短期內帶動建筑用鋁需求進一步改善。但也提示,中長期需求側可能仍有壓力。
首先,鑒于國內地產新開工和銷售自2022年起同比大幅下降,根據測算,相應的建筑用鋁需求可能于2024年上半年開始承壓。其次,外需對我國鋁材出口需求的拖累仍在持續,年初至7月,我國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累計同比下滑20.7%。盡管8月制造業PMI環比改善,但統計局在解讀中指出“市場需求不足仍是當前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制造業恢復發展基礎尚需進一步鞏固。”
供給端,若今年秋冬云南不出現極端干旱天氣,預計當地鋁廠在枯水季可能不會再次減產,從而維持較高運行產能。更重要的是,2024年海外鋁產量增速或有所提升,主要來自印尼華清鋁廠產能爬坡、印度Vedanta擴產、加拿大Kitimat、巴西Alumar、Aluminio以及歐洲部分鋁廠復產,估算2024年海外鋁廠產量或增加92萬噸,同比增長約3.2%。提示關注國內云南水電鋁潛在干擾的同時,也需關注海外鋁廠增產復產情況。邊際上需求增速放緩疊加海外供給增長提速,預計明年全球鋁供需過剩擴大。
綜上,政策利好下,短期內鋁市場“強現實”得以確認,但2024年或面臨來自供給和需求的雙重壓力。價格表現上,當下SHFE鋁價可能已經計入了政策驅動的地產需求改善,四季度上行空間有限,而LME鋁價存在補漲空間,上調年內LME目標價至2,300美元/噸。結構上,預計鋁價遠期曲線“近強遠弱”格局可能持續,中期來看價格下行風險不容忽視。
(責任編輯:賀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