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LME銅震蕩走高,價格上漲1.9%至8187美元/噸;SHFE銅主力合約最新價較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上漲0.76%至67490元/噸。升貼水方面,11月13日LME0-3月調期費下調4.94美元/噸至貼水85.75美元/噸;昨日國內平水銅下跌95元/噸至升水145元/噸。庫存方面,昨日LME銅庫存下降75噸至179925噸;SHFE銅倉單下降76噸至1056噸;BC銅增加934噸至1837噸。宏觀方面,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一度引起金融市場擔憂,但從昨晚表現來看,市場也在快速消化,另外本周市場也在靜待美國10月CPI數據的指引;國內方面,社融信貸數據表現穩健,政策期待有所降低,但中美緩和預期逐步回升。基本面方面,低庫存下交割壓力顯現,近月價格抬升,壓制升水,需求方面下游新增訂單情況開始謹慎。從昨晚盤面情緒來看,中美緩和預期再次成為焦點,也使得市場風險偏好抬升,關注雙方取得的成效及持續性。
鎳:價格跌至低位或有一定韌性
隔夜LME鎳漲0.96%,滬鎳漲0.15%。庫存方面,昨日LME鎳庫存增加840噸至43374噸;國內SHFE倉單減少118噸至8373噸。升貼水來看,LME0-3月升貼水維持負數;進口鎳升貼水上漲50元/噸至-50元/噸。不銹鋼方面,供應減產,需求疲軟,上周全國主流市場不銹鋼社會總庫存103.71萬噸,周環比下降1.47%,各個系別均與不同程度的消化,庫存仍處較高水平,成本端受鎳鐵產量供應增加,且面臨一定庫存壓力,現貨成交價再度下跌,對不銹鋼的成本支撐減弱。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方面,終端銷售數據放緩或將進一步傳導至中上游,11月正極材料產量預計環比小幅下滑,拖累硫酸鎳需求。同時,隨著MHP供應緊張緩解,硫酸鎳價格有所下跌,電積鎳理論成本線下移。純鎳基本面供強需弱,成本支撐趨弱,價格跌至低位或有一定韌性。
鋁:預計現階段鋁價仍以窄幅盤整為主
隔夜氧化鋁震蕩偏弱,AO2312收于2900元/噸,跌幅0.55%,持倉增倉1784手至87406手。滬鋁震蕩偏強,AL2312收于18940元/噸,漲幅0.11%。持倉減倉5887手至16.03萬手。現貨方面,SMM氧化鋁綜合價格回調至3008元/噸。鋁錠現貨貼水收至50元/噸,佛山A00報價18930元/噸,無錫A00貼水80元/噸。下游鋁棒加工費全線上調,河南臨沂小幅上調20-40元/噸,新疆包頭南昌廣東無錫大幅上調100-180元/噸;鋁桿1A60持穩,6/8系加工費下調297元/噸;鋁合金ADC12及A380下調200元/噸,ZLD102/104及A356下調300元/噸。云南減產落地,枯水期水電限產目前整體進度符合預期;累庫增速開始放緩,下旬出現去庫的可能性有所增加,旺季落空后需求難有過高期待,預計現階段鋁價仍以窄幅盤整為主。后續國內政策端釋放提振經濟信號,淡季消費沖刺預期增加,同時進入采暖季煤化工原料提供成本支撐,引發隱性庫存釋放。因此中長期價格存在上調空間但漲幅不會過大,仍需緊密關注去庫拐點出現節點對淡季不淡的佐證。
錫:下行空間有限
滬錫夜盤主力漲0.68%,報213610元/噸,倉單減少28噸至5,467噸。LME漲1.61%,報24905美元/噸,LME庫存增加10噸至7,495噸。現貨市場,小牌對12月貼水200-升水200元/噸左右,云字對12月升水200-600元/噸附近,云錫對12月升水600-1000元/噸左右。12-01價差+110元/噸,01-02價差+180元/噸,內外比價至8.58。錫基本面矛盾較小,短期以震蕩為主。國內雖有煉廠11月減產,但減量較小,并且存在進口錫補充,供應仍可以維持較高水平。海外由于歐洲一帶需求崩塌,即使國內已經開始大量從東南亞交割庫出庫進口但LME庫存仍在持續入庫,海外供應過剩格局未改,短期預計比價維持當前水平,下行空間有限。
鋅:價格下方底部夯實
截至本周一(11月13日),SMM七地鋅錠庫存總量為10.48萬噸,較11月6日增加0.72萬噸,較11月10日增加0.68萬噸。滬鋅夜盤主力跌0.07%,報21550元/噸,倉單持平3,849噸。LME跌0.41%,報2550.0美元/噸,LME庫存減少925噸至6.92萬噸。上海0#鋅對2312合約報升水30-40元/噸,對均價升水0-30元/噸;廣東0#鋅對滬鋅2312合約貼水5元/噸至升水5元/噸左右,粵市較滬市貼水50元/噸;天津0#鋅對2312合約報貼水10-30元/噸附近,津市較滬市貼水70元/噸。12-01價差+40元/噸,01-02價差+30元/噸,內外比價至8.45。上周俄羅斯OZ礦區一棟閑置建筑內存放的裝修材料發生大火,本次事故對礦區建設產生了負面影響,需關注后續建設進度,若OZ礦投產時間推遲,將加劇明年上半年的鋅礦短缺。近兩周礦端頻繁突發事故,價格下方底部夯實。而因冶煉端高供應量和進口的集中到港,近期滬倫比下跌至進口礦虧損,隨著南方投產對精礦需求的增加和冬儲備庫的需求,將加快國產礦加工費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