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款車同時擁有輕量化全鋁車身,以及后置后驅的動力布局的時候,你第一反應這是什么車?顯然是保時捷911。
全鋁車身作為輕量化的標志,一直是跑車、頂級豪華車的標配,而后置后驅更是保時捷的標簽。
不過,這幾天奇瑞新能源表示,這些東西放在新能源車時代啊,已經不再是豪華車的專屬了。
在其全新的純電車型奇瑞螞蟻上,就擁有全鋁車身和后置后驅動力布局,設計也是由著名跑車設計公司的意大利賓尼法利納設計師操刀。
而這一切,僅僅需要14.98萬-18.98萬元就能享受到,并且還送首任車主終身質保與免費基礎保養。
后置后驅這種動力布局在純電車上沒什么稀奇。但是全鋁車身這種豪華車傳統專屬配置,放在這樣一臺十多萬的中型SUV車上,奇瑞真的做得到嗎?
全鋁車身對奇瑞有什么意義?
首先要明確的是,全鋁車身使用的材料為鋁合金。而在鋁合金的基礎上,為保證車身剛性、扭轉剛度等,提升安全性而加入部分高強度鋼的復合材料車身,依然被稱為全鋁車身。
而奇瑞螞蟻的白車身結構就是這樣。
其基于奇瑞全新@LIFE平臺,主體采用了鋁合金打造,并采用了獲得行業大獎的隼骨多腔封閉車身骨架+環狀籠式車身結構。同時為了加強車身剛性與安全性,在B柱采用了高強度的熱成型鋼。
這樣的車身結構堪稱奢華。對于普通品牌來說,在懸掛的下擺采用鋁合金都是一件值得在發布會上用一頁PPT大書特書,并在銷售話術總反復強調的輕量化優勢的事情。而奇瑞螞蟻這樣一款不到20萬的純電車,卻用上了全鋁車身,對于所有標榜輕量化的車型都是一次降維打擊。
以往這樣的全鋁車身只有捷豹XJ、奧迪A8這樣的旗艦轎車,甚至是NSX這樣的超跑才會用上。即使是掌握了天頂星科技的特斯拉,在Model3上也因為成本放棄了全鋁結構。
而采用全鋁車身顯然并不是奇瑞頭腦發熱。因為全鋁車身對于純電車來說,就是一種“政治正確”。純電車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續航,其實就是重量與電池容量之間平衡的藝術。
全鋁車身的優勢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鋁合金的密度約2.7克每立方厘米,而普通鋼材則到了7.8克每立方厘米,哪個更輕顯而易見。
得益于全鋁車身,奇瑞螞蟻作為一款長寬高分別為4630*1910*1655(mm),軸距為2830mm的中型純電SUV,整備質量不過1760kg,而尺寸接近的燃油車哈弗H6為1720kg。
輕量化讓奇瑞螞蟻實現NEDC510km高能續航,配合上充電10分鐘,續航提升100km的高效快充,讓奇瑞螞蟻滿足全場景用車需求。
同時,螞蟻的@LIFE平臺車身,擁有獨創的隼骨多腔封閉車身骨架+環狀籠式車身結構,讓車輛碰撞防護效果提升30%~50%,滿足C-NCAP五星安全標準。鋁合金的分段潰縮式前縱梁,能夠有效吸收碰撞產生的沖擊力,給予駕駛者更好的保護。
而@LIFE平臺先進的三電安全技術,為奇瑞螞蟻帶來了液冷高效傳熱結構+智能能量管理+熱失控抑制技術,能有效提高用電效率與降低熱失控風險。另外,其電池防護等級達到IP68,高于國家標準,無懼入水風險。
我可以很確定的說,全鋁車身對于奇瑞螞蟻來說,不是一個噱頭,而是讓其擁有更安全、更實用的產品力的核心設計。也為奇瑞后續產品布局打下了高質量的基礎。
一款智能而富有駕趣的純電SUV
當然,作為一款成熟的產品,螞蟻不僅輕量化的亮點十分搶眼,更著重于滿足喜好純電車的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奇瑞新能源將螞蟻打造陳一款智能的、富有駕駛樂趣SUV。
智能并不是螞蟻的首要賣點,但是作為一款2020年的產品,這顯然是必須的。
螞蟻搭載了奇瑞新能源@Pilot2.5系統,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輔助。擁有包括AEB主動剎車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LKA車道保持、ACC自適應巡航、APA自動泊車等近20項駕駛輔助功能。
而在科技體驗上,螞蟻擁有包括車載Qi無線快充功能、“毫秒級”響應FaceID、科大訊飛智能語音識別控制、手機遠程控制、充電樁智能推送等智能配置。
這些功能集成在了螞蟻簡奢寬適的座艙之內,配合著雙12.3吋一體屏,與星瀚氛圍燈組氛圍燈,營造出頗具科技感的座艙。
這樣的智能配置和內飾,顯然能很好的討好年輕用戶。
同時,螞蟻更是一款真正好開、富有駕駛樂趣的的SUV。
得益于輕量化的車身,雖然動力方面比較保守的采用了130kW最大功率,280N·m扭矩動力的電機,但是螞蟻依舊擁有起步快,效率高,加速性好的使用體驗。同時@LIFE平臺還賦予了螞蟻優秀的轉向操控性及爬坡性。
當然,得益于車身輕量化的優勢,螞蟻還著重強調了其他純電SUV不敢強調的通過性與駕駛樂趣。
滿載166mm的最小離地間隙,與四輪獨立懸架+精密底盤調校,在保證駕乘舒適性的情況下,強化了螞蟻的通過性、拐彎半徑、爬坡性以及穩定性等,使螞蟻在操控與駕趣方面都達到了同級標桿水平。滿足城區、高速、郊野、山路等多種復雜路況使用需求,是一款真正全天候的純電SUV車型。
小編有話說
這兩天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用一大票黑科技震驚了業內。然而最讓我關注的,除了那個成本降低、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的超大號的電芯,還有特斯拉全新的車身結構。特斯拉計劃將車身設計分為前中后三部分,而前后分別是一個整體。這樣的結構將會極大的壓縮汽車生產成本,是從生產工藝與生產模式上對汽車行業的重新發明。
這才是一家新能源車企應該有的樣子。不僅是能源上的新,更是擁有顛覆性、不跟隨行業主流技術路線的新。
在明知全鋁車身是輕量化最合適的選擇的前提下,大家卻對此望而卻步。而奇瑞新能源率先在主流級車型上采用全鋁車身結構,將會對行業技術路線發展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
行業革新往往需要一個“一意孤行”的創新者。就像是奇瑞,正在用其扎實的技術更低,在發動機領域、車身制造領域推動者中國汽車行業的變革。
中國汽車的智能制造,已經在路上了。